今天陪朋友去大醫院回診,前一位看診的人是一位獨自前來的老奶奶,她走路很慢、又聽不清楚,身體又疼痛。看診時與醫生的溝通也不太順暢,護士無奈的說:「上回有說要請家屬陪同前來,結果這次還是一個人來」。

 

 

老奶奶處理好了傷口,頭上包著紗布,緩緩的要離開診間,醫護人員幫她開門。

老奶奶問:「今天怎麼沒志工?這樣我要怎麼下樓?」,醫護人員回她:「因為志工五點後就下班了⋯⋯」

老奶奶無奈地走出了診間,因為下一組輪到我們看診所以當時無法即時的幫忙。

 

沒想到等我們看完診要下樓批價時,在電梯口看見老奶奶還在那!已經過了好一陣子了!

她無助的問:「你們知道哪裡還有電梯嗎?這些電梯怎麼都不動?」

我們看了看電梯,發現其實有在動,剛剛不知道是她操作的問題還是沒注意到,連忙告訴她電梯快下來了。

老奶奶說:「可以幫我一下嗎(撐住電梯門),我走比較慢。」

我向前扶了她進電梯,到了一樓後,有另一位一般民眾,主動繼續協助老奶奶去批價。

 

朋友說:「 看來志工還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像老奶奶這樣的患者無人協助該怎麼辦⋯⋯」

我則是想到家庭功能與少子化這件事。我想著,一般人在醫院看到這樣的狀況,如果因此浮現「以後要生小孩,不然自己老了病了沒人照顧」,我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不是也是因為台灣是一個社會制度對老人與小孩照顧支援不足的狀況,才讓這些照顧的責任全部都只能依靠家庭功能呢?(然後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大多又是女人!)如果政府的制度可以讓每一個人的老後,都可以依靠政府的支持與照顧,那是不是每個人在青壯年的階段,對於要不要選擇走入父職、母職,擁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呢? 或是每個人可以對「家庭組成」的內容與模式,有更多想像的可能?

 

我覺得養育一個小孩、照顧一個老人,需要的是眾人之力。如果大家的想法與政府制度的方向可以調整成「所有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所有的老人都是大家可以一起照顧的長輩」,願意在政策與稅金使用上在這兩塊做更好的規劃,那是不是孩子與老人都能獲得更好的照顧、夾在中間的青壯世代也得以擁有更多自我實踐的空間時間,或至少是⋯⋯喘口氣的時間?

 

最近看到一篇育兒照護的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ellyiku/posts/10159003456745297

這位媽媽在文章中提到提到:

「我們只是希望,無法自己照顧孩子的時候有地方可以送、送的地方我們負擔的起、送的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照顧品質,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這麼困難、這麼不可得。」

 

其實這句話放到老人家也是一樣:

我們只是希望,無法自己照顧長輩的時候有地方可以送、送的地方我們負擔的起、送的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照顧品質,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這麼困難、這麼不可得。

 

這些想法在我腦中,還沒有非常具體,還是寫出來分享,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

若是大家有些感受想要分享,也可以留言一起討論,我想照顧過長輩的人、家中有成長中的小孩的人,都很有感觸吧!

 

 

 

 

 -----------

 喜歡Susan寫的文章,就一起來臉書裡聊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